冯永逸身骑黑马,持一柄长枪红穗随风摇曳,招式流畅凌厉,瞬间解决了战斗。
一炷香后。
远处原本想逃跑求援的倭贼们,已被全部歼灭。
朱棣双目炯炯,眼中尽是无法掩饰的喜爱。
“永逸果然英姿飒爽。”
护卫朱棣的亲兵小旗官,在一旁笑眯眯地听着。
他们对于燕王这种毫无保留,当场赞美冯统领的习惯早已熟稔。
小旗官随即附和道:“冯统领的小杀神之名在民间广泛流传,他勇猛无双,全军上下对他钦佩有加。”
朱棣轻嗯了句,笑容满面,注视着率部归来的冯永逸,更是喜形于色:“你们应该多向永逸学习,有机会多多效仿,即便未必能达到他的高度,至少也可以为本王添几位勇将。”
不经意间,冯永逸已经成为北平都司乃至燕王府中的一面旗帜。
小旗官虽微笑以对,内心却感到几分窘迫。
纵使是在整个北平都司,甚至九边区域。
能像冯永逸这般带着少数人,就能在敌方势力来回扫荡数百里的将领并不多见。
更别提如他那样敢于率领千余人,便追逐鞑靼大部队,将其驱赶至千里之外了。
这可是不要命的行为。
从上至下,在燕王府及北平都司里,每一个人都对冯永逸那种勇往直前,毫不畏惧的精神充满敬仰。
而这样一种勇气,绝非轻易就能学来。
朱棣看着战斗后前来禀报的冯永逸,“别人眼中的杀神,是本王麾下不可或缺的大将。”
这时,冯永逸骑马来到了朱棣面前。
他重重地将长枪插入地面,只用一只手稳稳握住枪身跳下马。
单膝跪地,并继续紧紧攥住手中长枪。
“启禀殿下,此地敌人已全被清除干净,末将还得知太原以东包括孟县,平定州在内的四座城池被敌军占领,请殿下指示下一步行动。”
朱棣挥挥手,已经准备下马。
走近冯永逸,弯腰伸出双手扶着他:“永逸不必太急躁,经历这么一场激战想必也该累了吧?快快起身。”
燕王特别青睐冯统领。
周围那些侍卫看到燕王这样的举动,虽习以为常但仍心绪复杂。
冯永逸颔首起立:“末将不累,刚才只是略微活动了一下。”
朱棣目光闪闪发亮,“永逸真乃好汉子。”
说完这话,他又朝四周望去。
立刻得到了身边护卫们的一致响应:“冯统领实乃真汉子。”
冯永逸往前迈了一步,“殿下,当前最为紧迫的是解决晋东地区四城面临的危机问题。”
朱棣颔了颔首。
就在这时。
冯永逸转头下令道:“告知后勤队,马上找合适位置挖掘坑洞,用来处理贼人尸体,撒上火油点火焚烧,最后还要填土压平,再用马匹踏平。”
这样做主要出于防止疾病扩散。
如果采用简化做法,可以让被抓的俘虏自行完成这项任务后,再掩埋他们自己。
亲兵向前方战场扫视一圈。
可能还有部分倭人并未完全断气。
不过,一群异国人,实在没有必要得到同情。
接到指令,士兵便赶紧传令去了。
朱棣开口道。
“现下我们尚不清楚太原城的情形,也不知允熥他们怎样了……”
冯永逸眉头微蹙,“依末将之见,太原城应当安全无恙,太孙能够亲赴太原,必定已做好万全准备。说不定,太孙已经得知晋东四城被贼人夺取的消息,正在调兵遣将加以镇压。”
朱棣思忖片刻,觉得这种推测最有可能成立。
“若是如此,我们理应做好相应配合,与太原方面共同夹击那些被倭贼占据的晋东四城。”
随后,冯永逸吩咐左右:“将地图呈上。”
不一会儿,太原府地图便展开于二人面前。
冯永逸用手指向被敌人占领的晋东四城,并点出了本部所在地以及太原的位置。
“殿下,请看,我军正位于可两面夹击倭贼的战略位置上。要与太原合作,最佳选择是先攻破平定州。接下来再与对方取得联系,视情况南下或北上,而寿阳城则多半会被太原先行攻克。”
朱棣从图上收回视线,注视着冯永逸,嘴角浮现笑容。
“永逸,也收复失地之功。”
冯永逸有些不解:“殿下?”
朱棣紧锁眉头:“咳。我的意思是,夺回城池这份功劳可就看你的了。”
“嗯……”
冯永逸一时不知如何回应。
朱棣没给他更多思考时间,立即命令道:“来人,命丘福率领1000户兵马绕道前往平定州和寿阳两地,去查探具体情况。”
身后侍卫立刻行动起来,驱马飞奔传令。
第923章好汉子,做的不错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